這個名詞, 可能已經有一段時間, 甚至可能出現在1908年或1930年美國金融危機那時.
意思即是指一些抵押品已經有一按或二按, 甚至不存在, 但冒充著優質抵押品, 被評為低風險債務, 享受著低息的優惠.
怎可能會發生? 因為銀行接受了可疑或甚至帶有欺詐性的證明文件, 即是銀行水浸, 為到做成生意, 把款借出, 隻眼開隻眼閉.
最近有西人傳媒指出, 很多加國在國外的抵押品, 存在誤導性, 例如, 中國國內抵押貸款中, 有60%是用商品房來抵押, 但國內的樓價已經升到一個令人難以負擔的水平, 無以為繼了.
更令人擔心的, 加國政府原來已經容易BC省銀行按揭, 接受來自中國國內的抵押品.
情況有點像98年金融風暴時, 香港銀行借錢給國內一些窗口公司, 接受國內抵押品一樣.
當下生意難撈、唯獨地產一枝獨秀、銀行惟有將就一吓。但當泡沫爆破時美國兩房就會歷史重演矣!
回覆刪除現在D 抵押大多都是屋地產, 不過, 借錢的方向, 又唔只房地產.
刪除